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我国装备工业增速或回暖


我国装备工业增速或回暖
新兴产业是亮点

来源:机械工业联合会

    对于我国装备工业来说,2015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整体趋势向好的一年。既有政策红利释放、新一轮技术革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有利因素,也有市场需求回升乏力、国际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融资环境较差等不利因素。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赛研究院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形势分析和预测报告。报告称,回顾2014年,我国装备工业增速放缓;展望2015年,我国装备工业生产、出口增速将有望回暖,其中汽车工业增速放缓,机械工业运行出现分化,船舶工业继续回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迅速。

  专家还指出,2015年我国装备工业仍存在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及装备自主化推进较难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大智能制造装备支持力度,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生产、出口增速或回暖

  2014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的综合影响,我国装备工业增速出现下滑。记者从赛研究院获悉,1-10月,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其中10月当月同比增长9.1%,连续三个月处于10%以下。

  依照目前趋势,四季度需求和投资不会有大的改观,预计2014年全年装备工业累计增速在10%左右。出口方面,预计全年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速有望达到7%

  在此基础上,明年的局势或有所好转。赛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预计2015年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保持在11%左右。此外,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区域经济战略和400亿美元“丝路基金”,高铁、核电、工程机械等装备产品出口增速将大大提高,预计2015年全年出口增速将保持在8%左右。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出口方面近日好消息不断,但整体外部环境并不理想。今年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出口不仅遭遇欧美国家技术性、绿色环保、标准等壁垒,而且与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间贸易摩擦也在增多。由于国际经济复苏道路依然曲折,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各国产业间竞争激烈,明年我国装备工业产品出口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依然较多。

关注智能制造和海工装备

  此次发布的报告特别提到了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兴产业。

  2014年,为应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装备制造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超过10%

  在重点统计监测的70种装备产品中,20141-9月有52种产品累计产量保持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等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行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在船舶工业方面,截止201410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7.8%52.7%47.7%。其中,1-10月手持船舶订单量153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3%;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37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7%。展望2015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预计将保持增长,手持订单保持稳定。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2014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需求动力强劲,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3D打印、可穿戴设备成为新的行业增长点,需求规模呈现快速扩大的态势。此外,随着制定智慧城市发展专项规划城市的增多,相关装备如物联网设备、智能电网、智能仪器仪表等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

  专家预测,随着《国家增材制造发展推进计划》等一系列新政的出台和实施,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的不断深入,2015年我国装备产品高端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将更为明显。

装备自主化推进较难

  虽然生产、出口整体趋势向好,但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以及装备自主化推进较难的困局在2015年还将持续。

  报告指出,装备工业技术投入水平不足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开发核心或关键技术能力的一大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近几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一直徘徊在2%左右的低位区间,与发达国家4%~5%的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多数研发投入用于跟踪模仿或配套技术的开发,而面向行业的基础技术研究投入严重不足;三是装备工业科技人员平均拥有量较低,科技活动人员占同期装备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仅在3%左右,低于工业发达国家5%以上的水平。

  除了研发投入不足这一障碍,自主品牌装备还面临诸多难题。报告分析,进入2015年,自主品牌汽车将面临国外品牌汽车更为激烈的竞争,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压力较大。

  此外,项目资金较为充裕的国家重点工程在采购时会倾向高端装备,但由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批)套高端装备缺乏应用业绩,工程建设方为规避风险而不愿尝试使用。国内用户的不信任使“首台套”装备产业化应用推广较难。

  “比如大型煤化工空分设备,我们已经具备8万、10万、12万特大型空分设备的生产能力,但在国内市场100多台套的需求中,国内龙头企业只能争取到一两套。” 研究院的专家预计,2015年国产高端装备发展的进程仍将缓慢。

  针对上述现象,专家建议,一是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技术与工艺技术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国家与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机构的作用;二是加大关键部件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三是鼓励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深度参与国家科研任务,发挥国家重大专项的引领作用等。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客服 QQ:

389190260

电话:

037163275666             037163279208

传真:

037163279200

邮箱:

zzhydq@126.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装备产业集聚区28号

Copyright @ 2014-2020 郑州恒亿电气有限公司  豫ICP备17014531号-1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装备产业集聚区28号 电话:0371-63275666
网址:http://www.hengyidianqi.com 网络业务 QQ:389190260 客服 QQ:389190260
(公司营业执照)